超導量子電腦長什麼樣子?

目前建造超導量子電腦的複雜性

完整的超導量子電腦至少需包含:氦3極低溫真空環境、冷卻系統、大量的射頻訊號控制與讀取儀器等,故當前的超導量子電腦非常的巨大。此外,一個量子位元至少需要四條線路:

  • 控制頻率*1:挑控磁通量的Fluxline。
  • 控制狀態*1:Driveline。
  • 讀取狀態*2:Readout line一進一出。
可以參考下圖:

▲要達到量子計算,需要同時操作許多 Qubit,同時因為糾錯的關係,也需要額外的 Qubit 來進行糾錯。上圖是一個 17 位元的實驗性量子晶片,排列方式是一種稱為 surface code(表面碼)的量子糾錯型態,原形為 Qubit,粉色及紅色是 Data Qubit,天藍色及綠色是 Check Qubit。每個 Qubit 都連接 7 條線(暱稱為 Starmon),其中 4 條為 Qubit 間耦合、1 條 Flux line、1 條 Drive line、1 條 Readout resonator。Readout resonator 分別併入到三條 feedline。雖然當前的技術可以將多個Qubit的Readout line整合在一起,透過頻率隔離的技術共用同一條Readout line(所謂Feedline),但我們還需要考慮控制量子位元間交互作用的Resonator,一個100位元的量子電腦原型就需要400條線路從外部送入,故目前常見的超導量子電腦可以看見大量的線路。
https://arxiv.org/pdf/1612.08208

量子位元間交互作用的Resonator/Coupler可以是可調控的,可進一步調控不同Qubit之間的耦合強度,但亦會增加控制電路的複雜度。
arxiv: 2408.12433

Ref: IBM

Ref: Google

Ref: IQCC and Quantum Machines

▲IQM公司繪製出量子電腦低溫腔內的細節設計圖。
Ref: IQ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