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種類的Qubit

除了超導量子位元之外,還有什麼量子位元的種類呢?

前文提到複合形式的超導量子位元,這邊簡述一些其他的量子位元。量子位元的應用上,一方面要求量子位元要容易控制,一方面也希望量子位元不容易受到雜訊干擾、延長退相干時間。然而目前這兩個需求是衝突的,容易控制意味著易受影響、反之穩定度高意味著難以控制。 因為不同量子位元的種類有不同的特性,發展在同一個整合不同的量子位元、甚至是複合量子位元,便是一個可行的方向。
Ref: arxiv: 2303.04061

(a) 超導量子處理器 (Superconducting Quantum Processor)
由約瑟夫森結與電容組成的人工原子陣列,透過微波電子學進行控制。
Qubit數量:~100
Quantum Gate保真度: Single Qubit Gate \( F_1 > 99\% \),2 Qubit Gate \( F_2 > 99\% \)
優勢:快速操作、高度可控性與良好可擴展性
挑戰:串擾、高冷卻需求、大規模擴展挑戰


(b) 捕獲離子量子計算 (Trapped Ion Quantum Computing)
利用雷射冷卻的原子離子,透過射頻電場捕獲,並用雷射操控。
Qubit數量:20–30
Quantum Gate保真度: Single Qubit Gate \( F_1 > 99.9\% \),2 Qubit Gate \( F_2 > 99\% \)
優勢:超長相干時間、高精確度、可重新配置連結
挑戰:技術上難以進行大規模整合


(c) 半導體自旋量子計算 (Semiconductor Spin-Based Quantum Computing)
利用半導體量子點中的電子或空穴自旋作為Qubit。
Qubit數量:6
Quantum Gate保真度: Single Qubit Gate \( F_1 \approx 99.99\% \),2 Qubit Gate \( F_2 \approx 99.5\% \)
優勢:技術成熟、相干時間長、小占用空間
挑戰:需納米級製造精度


(d) NV 中心量子計算 (NV Center Quantum Computing)
在鑽石中的點缺陷,利用電子與核自旋的長相干時間進行運算。
Qubit數量:10
Quantum Gate保真度: Single Qubit Gate \( F_1 \approx 99.995\% \),2 Qubit Gate \( F_2 \approx 99.2\% \)
優勢:可在室溫操作、高靈敏度、適用於量子網路
挑戰:難以大規模擴展


(e) 中性原子陣列量子計算 (Neutral Atom Array Quantum Computing)
利用光鑷捕獲中性原子,透過 Rydberg 作用控制原子相互作用。
Qubit數量:
數位處理器:24
類比模擬器:289
優勢:同時支持數位運算與類比模擬,具良好擴展性
挑戰:2 Qubit Gate保真度需提升


(f) 核磁共振 (NMR) 量子計算
使用分子中的核自旋進行運算。
Qubit數量:12
Quantum Gate保真度: Single Qubit Gate \( F_1 \approx 99.98\% \),2 Qubit Gate \( F_2 \approx 99.3\% \)
優勢:室溫操作、長相干時間、適用於數位模擬
挑戰:難以擴展至大規模系統


(g) 光量子計算 (Photonic Quantum Computing)
透過單光子或電磁場模式的共軛變數來操控量子資訊。
Qubit數量:18(具個別控制)、255(九章 3.0)
Quantum Gate保真度: Single Qubit Gate \( F_1 \approx 99.84\% \),2 Qubit Gate \( F_2 \approx 99.69\% \)
優勢:抗退相干能力、室溫操作、適用於分佈式計算
挑戰:光子-光子閘難以實現


(h) 拓撲量子計算 (Topological Quantum Computing)
基於non-abelian Anyon 的拓撲編碼,透過編織操作進行運算。
Qubit數量:實驗中
Quantum Gate保真度:N/A
優勢:天然拓撲保護機制、大規模糾錯潛力
挑戰:尚在發展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