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半導體自旋量子位元?

自旋量子位元的實踐方式

量子效應的顯現,可以簡單地分成內稟量子效應單體量子效應或是統計量子效應

  • 內稟量子效應:電子或原子自身帶有的自旋、自旋-軌道耦合、光子帶有的偏振等,這些性質不依賴於外部環境。

  • 單體量子效應:個別電子、原子在特定環境限制下顯現量子效應。例如在低溫、局限的位能井下,電子的德布羅伊波長與位能井的特徵尺度相近時,能量的能階化就會很明顯。或是當材料縮小到奈米尺度時(例如量子點、奈米線、冷原子),材料的特性也會出現量子能階。

  • 統計量子效應:大量的電子或原子進入到量子統計的整體狀態,此時各自的物理量已沒有實際意義,必須視為整體來看待。例如超導、超流、玻色-愛因斯坦凝聚、雷射、鐵磁性,亦或是材料的聲子、激子等準激發粒子。

以上的特性都可以作為量子計算的量子位元。半導體自旋量子位元就是用上了自旋效應和侷限效應,利用局限的位能井限制電子,並透過訊號控制電子的自旋來記錄資訊。

▲材料隨的尺度的縮小,量子效應開始顯現、能階化。
Advancements in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: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energy conversion
DOI: 10.1039/D4TA03666B


如何實現半導體量子位元?

如前所說,半導體自旋量子位元利用局限的位能井限制電子,使電子產生顯著的量子效應。局限的方式有材料幾何局限人工閘極局限。 材料幾何局限是利用材料的不均勻性,形成位能變化;而人工閘極局限透過半導體微影製程製作電極圖案,施加電壓產稱位能變化。可以由以下介紹。

材料幾何侷限 說明 閘極輔助侷限?
摻雜雜質點(零維) 透過矽材料中的摻雜原子,例如磷摻雜,自然形成一個缺陷中心。 透過閘極固定摻雜位置。
量子點(零維) 材料長晶過程中,自形成球對稱量子點。 不需
奈米線(一維) 可透過蝕刻或是長晶的方式形成一維奈米線。 透過閘極在軸方向侷限
二維電子氣(二維) 異質接面中形成的自由電子氣。 透過閘極定義局部位能井。

▲四種實現量子點位元的方式,分別為雜質摻雜、量子點、奈米線、異質接面中的二維電子氣。
Silicon quantum electronics
DOI:10.1103/RevModPhys.85.961


磷摻雜

▲利用磷摻雜形成的缺陷中心,製作成量子點。
Silicon quantum electronics
DOI:10.1103/RevModPhys.85.961


鍺量子點

▲透過長晶的方式,在矽材料上長出奈米尺度的球形鍺量子點。
YouTube:【2024陽明交大電機專題探索】李佩雯教授介紹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uXsf-pWFeI&t=7s


▲球形鍺量子點可以調控尺寸,會直接改變鍺的能隙。
YouTube:【2024陽明交大電機專題探索】李佩雯教授介紹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uXsf-pWFeI&t=7s


▲量子點位元可以組合成雙量子元件(DQD),也可以整合單電子電晶體(SET)。
YouTube:【2024陽明交大電機專題探索】李佩雯教授介紹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uXsf-pWFeI&t=7s


奈米線

▲在一維奈米線上,加入閘極來形成位能井。 Silicon quantum electronics
DOI:10.1103/RevModPhys.85.961


閘定義量子位元(二維電子氣)

▲當前最主流的自旋量子。利用半導體製程層層堆疊、蝕刻的特性,先製作異質的夾層,例如\(SiGe-Si-SiGe\),此時中間層會帶有許多可以自由移動的電子,形成二維自由電子氣層。 接著在上方製作出閘極,利用閘極產生的電壓來形成量子點。
Resonantly driven CNOT gate for electron spins
DOI:10.1126/science.aao59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