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TT
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
2025.10.08芬蘭 VTT 技術研究中心 (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) 是歐洲主要的研究與技術機構。與量子有關的項目有:
量子運算 (Quantum Computing)
Ref: https://www.vttresearch.com/en/technology-infrastructures/quantum-computing-and-technologies
VTT 在量子運算領域的研究重點
軟體與演算法開發:研究純量子演算法與結合傳統超級電腦的混合演算法,應用於最佳化、模擬與機器學習等問題。
硬體設施:VTT 開發並營運一台名為 VTT Q50 的 50 量子位元超導量子電腦。此設備可供研究與商業機構使用,並可與芬蘭科學計算中心 (CSC) 的 LUMI 超級電腦進行整合運算。
VTT 技術與服務
VTT 提供對其量子運算基礎設施的存取,並進行相關的軟體與演算法研究開發。其專業領域包括:
量子最佳化 (Quantum Optimization)
量子模擬 (Quantum Simulation)
量子機器學習 (Quantum Machine Learning)
錯誤緩解技術 (Error Mitigation)
演算法實作與硬體整合
VTT 應用案例研究
化學模擬:Algorithmiq 的光化學研究
流體力學:Quanscient 的模擬研究
材料科學:氨分子模擬
量子電腦在模擬分子結構方面具有天然優勢。研究機構 Algorithmiq 利用 VTT Q50,對 BODIPY 分子的能隙進行高精度計算。這類計算對於優化光動力癌症治療等藥物發現流程具有重要意義。
傳統計算流體力學 (CFD) 模擬耗時且計算成本高。VTT 與 Quanscient 合作,在超導量子硬體上進行了初步的 CFD 模擬,探索利用量子計算加速此類問題求解的可能性。
在綠色能源領域,精確計算「綠色氨」等分子的勢能至關重要。研究顯示,透過量子電腦的數位模擬,可以加速計算過程並達到化學預測所需的精度。
量子電腦規模化技術 (Quantum Computer Scale-up)
▲VTT 協助其衍生公司 Arctic Instruments 進行超導微波放大器的研發、原型製作和晶片代工,加速了其技術商業化的進程。
Ref: https://www.vttresearch.com/en/case-arctic-instruments-quantum-amplifier
實現「量子優勢」(即量子電腦在特定問題上超越最快的傳統電腦)的主要挑戰之一是擴展量子電腦的規模。這不僅需要增加量子位元 (qubit) 的數量,還需要提升其品質、開發新的整合與連接技術。VTT 在此領域的研究專注於開發實現規模化所需的關鍵技術。
硬體開發與製造
VTT 擁有數十年超導硬體元件的開發經驗,並具備內部無塵室設施,支持從設計、製造到原型測試的完整流程。其研究方向包括:
超導量子裝置:開發量子運算硬體和量子感測器所需的技術、裝置與次系統。
3D 整合技術:研究超導晶圓的 3D 堆疊方法,如flip-chip bonding 和矽穿孔 (TSV) 技術,以實現高度整合的超導模組。
量子感測:研發基於 SQUID 的磁力儀(應用於腦影像系統)和超導單光子探測器 (SNSPD)(應用於量子通訊)。
Cryo-CMOS技術:開發低溫環境下的極低雜訊放大器(在 RF 至毫米波範圍內的微弱訊號)和客製化積體電路 (ASIC),用於量子位元的訊號讀出與控制,採用 SiGe、CMOS 與 InP 等技術。
積體光子解決方案(Integrated photonics solutions):為量子電腦提供的積體光子解決方案包含氮化矽(SiN)與絕緣體上矽(SOI)平台。專注於量子電腦中的光電轉換:當把來自超導量子位元或光子感測器的微波訊號傳到室溫端時,藉由光電轉換,可將成千上萬條微波纜線替換為少數光纖。
技術合作案例
與 Xanadu 的合作
與 Arctic Instruments 的合作
VTT 為加拿大量子技術公司 Xanadu 製造了光子數解析探測器 (Photon-Number-Resolving Detectors),以支持其光子量子電腦的開發。此合作旨在將實驗室中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可規模化製造的元件。
VTT 協助其衍生公司 Arctic Instruments 進行超導微波放大器的研發、原型製作和晶片代工,加速了其技術商業化的進程。
矽光子 (Integrated Photonics,積體光子學)
矽光子是將波導、調變器、雷射等光學元件整合到單一晶片上的技術,類似於電子學中的積體電路。其目標是實現光學系統的小型化、高效能與低功耗。應用領域包括資料通訊、感測器、光達 (LiDAR) 和量子技術。
矽光子的技術優勢
小型化:將複雜的光學系統尺寸從數十公分縮小至數毫米。
高效率:降低功耗,尤其在高頻訊號傳輸方面優於傳統電子方案。
高頻寬:滿足資料密集型應用的需求,如高效能運算和 6G 通訊。
VTT 的技術平台與能力
VTT 在積體光子領域擁有長期研究歷史,其技術能力涵蓋從設計模擬、原型製作到封裝測試的全流程。
材料平台:主要開發基於 3µm 厚絕緣體上矽 (SOI) 和氮化矽 (SiN) 的光子積體電路 (PIC) 技術。SOI 平台專注於紅外波段的低損耗傳輸,而 SiN 平台則可擴展至可見光波段,適用於量子與醫療應用。
整合技術:
單晶整合 (Monolithic):在單一晶片上無縫整合主動與被動元件。
混合整合 (Hybrid):透過倒裝鍵合等技術,將 III-V 族半導體雷射或放大器整合到矽基波導上。
異質整合 (Heterogeneous):整合石墨烯等新材料,並在晶圓層級進行後續處理。
組裝與封裝:具備低損耗光纖耦合、聚合物透鏡製作及 V 型槽對準等先進封裝技術。
技術應用案例
Rockley Photonics 技術開發
在 2014 至 2021 年間,VTT 協助 Rockley Photonics 進行其光子積體電路平台的開發與原型製作。該技術後續被轉移至大規模代工廠,用於生產消費性應用中的光學感測器。
資訊安全 (Cybersecurity)
隨著數位化程度加深,資訊安全面臨的威脅日益複雜。VTT 的資安研究旨在為關鍵基礎設施、高要求產業(如能源、國防、電信)及新興技術提供客製化的安全架構與評估方法。
研究領域與方法
VTT 的資安研究涵蓋軟硬體層面,並著眼於未來威脅。
威脅評估與測試:對資訊技術 (IT) 和營運技術 (OT) 網路進行評估,執行裝置測試和滲透測試。
安全架構設計:為複雜系統設計符合安全需求的架構,遵循 Security-by-Design 原則。
後量子密碼學 (PQC):研究和開發能夠抵禦未來量子電腦攻擊的加密演算法,並參與相關標準化工作。這是為了保護國防、金融等領域的高價值數據。
AI 安全:研究人工智慧驅動的資安應用,同時也防範由 AI 產生的安全風險。
測試環境:利用其 Cyber War Room 安全實驗室和 5G 測試網路等基礎設施,進行實際的網路攻防演練和安全效能測試。
重點專案
AI-NET-ANTILLAS 專案
後量子密碼學 (PQC) 專案
VTT 協調此歐洲專案在芬蘭的聯盟,致力於研究保護資訊網路和關鍵基礎設施的方法。
此專案由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 (Business Finland) 資助,旨在開發量子安全的加密技術,並為芬蘭制定國家層級的量子安全評估建議。
本文部分內容經由 AI 工具協助生成與編輯,經作者審核。